2012年12月22日,是所谓的世界末日,医生李文亮站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,发了一条微博:我要去拯救地球了。
他无疑是个幽默的年轻人,只是图个好玩,从没想过这句话可能成真。
最近两个月发生的一切,改变了他的命运。他成了新冠肺炎疫情的8位“吹哨人”之一。
“吹哨人”(Whistleblower),起源于英国。最初指的是,警察发现犯罪时吹哨子以引起同僚和民众注意。今天“吹哨人”概念已大大拓展,往往是指对危机,基于公共利益考量第一时间发出预警,引起相关机构和公众或者人从“不知不觉”中迅速警惕,并采取积极应对行动。
2019年12月30日,武汉医生李文亮在150人的同学群里发布消息,吹响了一声尖锐的警示哨音。
“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,在我们医院急诊科隔离”。
3天后,公安局找到他,签下训诫书,让他“冷静下来好好反思”。
他因“谣言”获咎,疫情爆发后,李文亮不幸也感染。但就在他患病期间,最高法的“平反”让他从造谣者变成了“可敬的人”。
1月10日,李文亮开始咳嗽、发热,确诊新冠肺炎,住进了重症监护室。
他很乐观。还想着康复后,“要上一线,不想当逃兵”。
2月6日晚,坚守在武汉前线的媒体传来消息,李文亮因新冠肺炎,抢救无效去世,年仅34岁。
武汉中心医院稍后发布消息称,李文亮仍在抢救之中。
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新闻官微已经发出哀悼,为他的去世而感到悲痛。
我们不愿意相信,为众人抱薪者,竟真的冻毙于风雪?
今夜,无数国人,为他揪心。
“吹哨人”,成为李文亮的标签,被人铭记,恐怕是这位年轻的眼科医生从来没想到的。
李文亮出生于1985年,武汉大学临床04级学生,医学七年制毕业,在厦门短暂工作3年后,回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工作至今。
很多时候,他还像个邻家大男孩,喜欢虎扑足球、喜欢电子产品,喜欢小鲜肉肖战。
他很期待《庆余年》出续集,曾和我们一样在网上催剧。他在广州的“小蛮腰”下,灯火灿烂中,说出那句“新年好”。
他有颈椎病,困扰很久了。所以有时候碰到患者多了,心情会急躁。但一根炸鸡腿就可以安慰他,“看着就好有满足感,人生到达了巅峰……”
他好像很容易满足。碰到车厘子贵了,调侃一句“吃不起”。夜班餐的鸡蛋灌饼,就能让他赞叹不已,“感觉多巴胺在疯狂的分泌”。
他到厦门度假,吃一顿海底捞,看满田的油菜花,欢呼雀跃。
他有时候也会逃避工作,不想上班,发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图。
他和我们每个人一样,憧憬着美好的生活。打算带他的夫人去体验长城的浪漫秋日。
要当爸爸的时候,他的喜悦溢于言表,却故意喊“爱乐维好贵”。
他在武汉的街头走过,感受着淅沥的细雨和最轻柔的风,落叶飘洒一地,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。多么美。
网友怀念说,他是每一个可能会跟你我擦肩而过的年轻人。
2月1日这一天,李文亮发了最后一条微博:终于确诊了。
他回忆了自己被感染的过程。
“1月8日,我接诊了一位82岁的女性患者,她就诊的疾病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。”
病人没有发热,接触患者也没有做特殊防护。但病人第二天就发烧了,1月10号,李文亮也出现了咳嗽症状,很快住进了重症监护室。
李文亮的父母,也出现“肺部磨玻璃样病变”的情况,住院治疗。
1月12日,查了呼吸道病毒,做了CT,高度怀疑是新冠病毒肺炎,李文亮开始住院了。
他的父母在之后三四天也相继出现症状住院了。
后来李文亮的病情经历了一次恶化,每天都要打抗生素、抗病毒,球蛋白和吸氧。
但他还是想着,能够康复,到一线去。
1月23日,医院号召党员报名,支援汉口医院,投入抗疫第一线。他在微信群里回复:“我好了也报名”。
他一直在同病魔战斗,惦记着战友,牵挂着家人。
——出院后有何打算?
——尽快回到防疫一线,同事和同行们太累了。
可是,2月4日,有媒体发布对李文亮的采访,当时他呼吸困难咳嗽不止,无法说话,最终不得不改为文字形式完成。
2月5日李文亮的病情已经开始恶化了,2月6日晚上7点,他被送进了急救室。
1月31日,北京感恩公益基金会向李文亮资助了10万元公益款。
该基金会在官方微博中介绍说,拨付公益款给李文亮的原因是,“他的行为客观上让更多人对病毒有了提前防范”。
最高法也发文,称武汉8人散布的“虚假信息”并非完全捏造,应予宽容。
从此,他们被媒体称为疫情的“吹哨人”。
事实上,越是文明程度高的社会,越是人人都可以、都可能成为 “吹哨人”。
李文亮曾说过,“不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,希望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”。但从没有人想到,他居然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实现自己的价值。
住院后,接受了财新的专访,记者问李文亮,之后有什么打算。
这位“吹哨人”说:“康复以后我还是要上一线的,现在疫情还在扩散,不想当逃兵。“
他还说,“健康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”。
“看到最高法院的文章后,我心里放松了许多,不太担心医院的处理了。我觉得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,不同意利用公权力过分干预。”
“我还是认同最高法院的文章,应该具体甄别。(是不是那八人之一)不会太关注,因为网络传播最广的,最高法院文章引用的那一条就是我发出去被截图的。”
现在,警方对李文亮的训诫书,成了我们纪念他的,分量最重的一份文件。
——如果你固执己见,不思悔改,继续进行违法活动,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。你听明白了吗?
——明白。
有网友说,以后李文亮的墓碑上,应该刻上这份训诫书。永远铭记。
今夜,让我们重温一下最高法的定性文字吧:
“试图对一切不完全符合事实的信息都进行法律打击,既无法律上的必要,更无制度上的可能,甚至会让我们对谣言的打击走向法律正义价值的反面。”
今夜,我们无法入眠。
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在等。但是,我们还能等到他的醒来吗?
一张李文亮的朋友圈背景图,在网上流传。是清亮亮的流水,倒映天空如镜,蝌蚪们自在地游动着。“理论是灰色的,生命之树常青”。
蝌蚪是跃动的生命音符,他是一个多么热爱生命律动的人......
现在,一切都安静了。
原创不易,感谢有你!一起转发出去,让更多人看到。